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48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66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51.
论普遍认为,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但杜审言的《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却写作于是年以后,因为安乐公主是在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结婚的,“产男满月”最早也应在次年“岁夜”。杜审言大约卒于景龙三,四年。  相似文献   
152.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我们解读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一个切入点。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有作者不幸身世的诉说,也有对“发愤著书”原由的阐释,更有对生死观的全新理解,这些也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3.
死亡是每个人都有的恐惧,白居易也不例外,其诗歌中有大量描写衰老、疾病、死亡的诗歌,证明了他对于死亡的敏感和恐惧。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对诸家学说进行了长期探索。儒、道两家思想差别很大,但都重视现世人生,不可能解决“死亡”的威胁、恐惧问题。道教实现永生的途径和做法已被白居易证明是荒诞不经的。而佛教的理论性、系统性很强,到达彼岸的方式便于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且彼岸世界的有无亦难以获得明确证明。为了应对死亡的恐惧,白居易最终皈依了佛教。  相似文献   
154.
美国现代小说家海明威以其非凡的经历和不朽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然而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自毙身亡,引起世人的无尽哀戚与困惑。作为生命个体,尤其是喜欢冒险并有着复杂经历的海明威,不可避免地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受到死神的捉弄并惶恐地感到死之凄凉、死之无常和死之不可捉摸。作为文学家的海明威,他无法回避对人生仔细的琢磨和深刻的领悟后产生的苍凉虚无的悲哀,所以不得不用死亡去实现另一种圆满。  相似文献   
155.
当代文学的重要转折之一是革命英雄形象画廊的形成,文学叙事由此走上把战争年代的生死问题典型化,把英雄的经验普遍化的历史过程.但是,它的审美规范又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战争文学题材的改写得以完成的,英雄形象"忠、仁、义"的人格指向被替换为忠于革命的现代内涵,因此对革命英雄单向性性格的重新解读,和与此相关的当代文学的定位问题,就会在今天的研究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6.
金圣叹,江苏苏州吴县人,我国明清时代卓有成就的文艺批评家,妇孺皆知的是他对《水浒传》的精彩评点。这位江南怪才在55岁时被清政府杀害于南京。金圣叹之死,其导因似与“哭庙抗粮案”有关。但事实上,也缘于他离经叛道的性格,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和来自阴险刻毒官员的迫害。当然,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江南归附不久的一些所谓正人君子对金圣叹的攻击诽谤,使得他的声誉一直处于负面的险恶氛围之中,稍有风吹草动,种种原因便会纠合在一起,最终造成了金圣叹弃市于南京三山街头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7.
华兹华斯在作品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学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他生命意识的研究却出现了不应有的忽视现象。从哲学思考和学创作的命题出发,在西方社会和宗教化的背景下,对他的生命意识作比较详细的研究,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8.
心理是由内在的、相互对立的力量构成的发展中的矛盾统一体。创伤经验是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它是打破虚幻的自我、重新构建主体的积极力量。童话运用语言对创伤经验进行表征,使主体欲望得以表现,儿童无以名状的内在焦虑也由此转化为外在的具体所指。从而有助于儿童对主体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59.
拜伦的死亡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乐死的传统认识相悖离:一方面他将死亡看作是客观存在,是对自然的回归,悖离了基督教文化中人的生死属于上帝的传统轨迹;另一方面,他视死亡为生命的最终归宿,生命只有短暂的存在,没有永恒,对抗着基督教文化中将人的归宿指向为上帝的天堂,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的彼岸理想。这种死亡观指向性内含着积极抗死、追求生命意义的超越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0.
《清人别集总目》在版本源流的考订方面成就斐然 ,但是在作者事迹 ,尤其是作者的生卒年岁考订方面则颇多可商之处。经核检有关别集内的作者自述 ,以及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推敲后 ,知《总目》对三多、王敬之、朱为弼、李宣龚、李联 、李慈铭、汪远孙、施建烈、顾莲、章黼、蒋志凝等人之生卒年的考订或谬误 ,或欠确 ,而其未知之王友光、叶大庄、叶英华、吕廷辉、汤宝荣、杨绍炯、陈来泰、金震、单学傅等人的生年实可确考 ,李刚己、郑德璜、范锴、曹文昭、彭俞、谢应芝等人的生卒年均可确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